close

電影名稱: 史丹佛監獄實驗/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

導演:  凱爾派區阿瓦瑞茲(Kyle Patrick Alvarez)

--

整部電影跟半紀錄片沒兩樣,很真實,但這也是真實。

環境可以操弄我們,整個社會也正是在操縱著我們。社會賦予了強勢與弱勢的定義,而體制中的弱勢或是旁觀者試著打破體制,強勢者卻跟著鄉民看風向,成為當初那個不想成為的人(也就是垃圾)。為什麼會這樣?是因為有了利益或是權力嗎?還是因為強勢者們的群眾壓力,又或是這個體制告訴我該這樣做,即使這個體制根本不會講話(擬人化?)。這個電影,這個心理學實驗告訴我們是因為後者,當然是因為先有了權力。

這個改變是不自覺的。就跟電影裡待過監獄的Fletcher所說的一樣「我痛恨自己。我變成了以前我最討厭的那種人,但我卻享受變成那樣的人」。我以後會變成我現在最討厭的那種大人嗎?我也不知道(雖然我想過一千萬次我以後要成為怎樣的人),希望不會。

看完這部電影後,找了Philip George Zimbardo教授(本實驗的招集人)的TED演講。裡面也提到阿布萊格布監獄(美軍虐囚事件)更是這個實驗的加強真實版。這當然不是因為軍中特別那幾個壞蘋果所造成的(我家孩子很乖),而是因為他們是美軍,囚犯是伊拉克人質,如此而已。本教授也在自己出的路西法效應: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(The Lucifer Effect: Understanding How Good Peaple Turn Evil)一書中提到了可以克制這個效應的方法,簡單來說就是得靠強勢者推動(別跟風,保持原則)。如果有更好的解決方法歡迎提出,可能可以得諾貝爾和平獎。

結尾讓我意猶未盡,既然教授都叫回來討論了,我還想多聽他們(特別是獄警們)的想法啊!!!!

8/10(8分收尾)

arrow
arrow

    moviesilo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